• 赠予 - [说话]

    2011年3月1日

    礼物,表达的是对人的惦记。

    礼物,也是能记住一个人最世俗却最好的方式。

     

    一个幸福的人,总是在不停收礼物。

    -----这个幸福的人,就是我。

     

    礼物中的一部分来自自己爱的人,而另一部分来自爱自己的人。

    我爱的人,对我好,我也对她们好,这种彼此的付出理所当然,不想多提。

    让我心底最不安和挂念的,其实是后者。

    正是因为自己的付出远不如对方,所以会惴惴,会愧疚,会更加觉得无以回报。

    -----------------

    有一个姑娘,对我好。

    我昨天想起她,突然就像被春天的雨点打中了心脏,如果我说当时差点流泪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很恶。想起了她白白的团子脸,简单的小马尾。我去上海,找朋友玩,没心没肺经常顾不上和她见面,但是临走前她多半会发短信来说“等下有人送你吗?我来送你好吗?我们没时间吃饭了,直接送你去车站好吗?”

    “那送完我,你去干嘛?”

    “不干嘛,回家呀。”

    我们约会的地点,经常是各种地铁站的地下通道,最夸张的一次,是她直接坐车到上海南站,在检票处等我,就为了拉拉我的手,把她买的餐具给我,然后故作幽默地说些笑话,然后像个妈妈那样目送我离开。

    她在我生日悄悄寄了一堆非常美的本子给我,在零点写微博祝我快乐。

    还有在告别时塞给我的那个苹果,隔着乌泱泱的候车人流大声喊着:

    “喂,苹果已经洗~过~了。”

    真想哭,这句话像情话那样动人,整个场景就像当年的日剧,怎样都忘不掉。

     

    有一个姑娘,以前联系得并不多,现在更是几乎已经失去了联系。

    说实话我对她很一般,但她总记得我,出国去也是。在泰国,看到一家卖棉布的店,她很开心,请求主人让她给几款棉布拍了照,然后傻乎乎坐在网吧登着msn等我,第二天,泰国开始发大水,而我还是没有上线,也没有收到她的跨国短信,最后只能悻悻地离开。

    但她回国后就买了块棉布送我,说“在泰国没买成,这块你肯定会喜欢!”唉,那块布好贵啊,她被斩了,可我现在看到那块布,就会想到她的憨傻和真挚,这样,被斩也算值回半价,对吗?

    另外一次也许可能是在香港?她逛书店,看到本做手工的书,那么厚的一本书啊,她吭哧着背回家来送我,在必胜客,拿着书我笑着,特别不忍心告诉她,这本其实我早已经有了。

    ...可是,她对我的好,我全部记住了,真的,现在想起来那种感动还很清晰。

     

    还有一个姑娘,其实我们是挺要好的好朋友。

    可我总觉得亏欠她,总觉得我对她的心不够她对我那么赤诚。她送我喜欢的香水,送我雅诗兰黛,送我幻彩流星,送我小木床和小木桌,送我漂亮的护手霜,送我书,陪我逛街,请我吃饭看电影。

    如果我在聊天时提到自己不开心,她马上就会说“我们下午出去喝咖啡聊聊!我请你吃晚饭!宝贝你想看电影吗?”

    ...我的付出总是赶不上她的付出的脚步,我对自己很失望。

    每一年我送她的生日卡片,写来写去老是那句“你在我眼里是最了不起的。”

    没说谎。她真的很了不起,当我灰心失望,只要想想乐观开朗她,我就会再次鼓足勇气。

     

    另外有一个姑娘,她像亲人那样。这么说妥当吗?

    我可以半夜打电话叫醒她对她说“我的博客又坏了!心情很糟糕!”,我可以在任何时间给她短信,把她拎出来帮我搞定各种技术问题。她出去玩,就给我寄旅行时捡到的小松果(收到时都碎了)/各种亲自刻的我爱看的碟片/茉莉绿茶/鲜花饼/书/小狗的照片/...只要我提到想要的,只要她给的起的,她到底给我寄过多少东西记不清了,更要命的是,她居然还写诗给我。

    这是爱吗?我不愿承认。

     

    还有许许多多,买了栗子等在我下班路上给我吃的/熬夜给我的圣诞娃娃做海报的/悄悄往我店里寄零食的/特意去各家出其布意买东西的/给我寄四川腊肠和闪亮亮的毛衣链的人/给我寄各种礼物的....你们这些好人们。

    我前半生所收到的,足够我幸福整个后半生了。

     

    ----------------------------

    可我又有点希望以上我写到过的所有人,最好都不会看到我的博客。因为那样我才不会感觉更加羞愧和难过。

    要知道,我辜负过很多人的情意,以前是,现在依旧是。

    大部分时候我都刻薄,冷漠,只想拥有,吝啬付出。

    一个人,要有颗多么温柔耐心的心,才会持之以恒对我那么好呢?

     

    前几日突然收到一本寄自“日理万机的人”“做梦都在想事情的人”“总在飞来飞去的人”“我从来不指望对方会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的图案书,拆开时却发现是自己寻找了几年而始终未得的那本。

    我真想唱歌啊。

    真想送你些亲手做的温柔的小礼物,好让你以后看到我也不忍心生气。

     

    唉,所有的,对我那么好的人。

    默默又不求回报的人

    为什么想到你们,这些陌生的又不陌生的人,我经常会发出轻轻长长的一声叹息?

     

     

     

  • 未完成的书单 - [说话]

    2011年2月23日

    晚上在微博,让路过的人帮我推荐“我觉得你一定会喜欢”的书。

    总结了留言里的书目,一部分已经有了,一部分没有但是肯定不喜欢。

    那些猜中我平时爱看哪种风格的书的人,还真是有点令人感动呐。

    不过还是要谢谢所有各位。

     

    三月底前的最后一次书的采购行动,明天就去买以下。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萧丽红

    《陌生的阿富汗》 班卓

    《结,起点亦是终点》 杨柳松

    《雨天的书》  周作人

    《日本四季》 张燕淳

    《一朵桔梗花》 连城三纪彦

    《徒然草》 吉田兼好

    《禅的行囊》 比尔.波特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庄祖宜

    《白云深处》 周语

    《我的小村如此多情》  伦茨

    《万物有灵且美》 吉米.哈利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张岱

    《下厨记》 邵宛澍

    《洗涤衣物ABC》 池田书店

    --------------------------------

     

    最好别跟我提艾米,不喜欢。艾米,受不了,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红。

    还有那些个讲政治的,不喜欢。讲得再诙谐再轻松再浅显易懂,也不爱看。

    历史书如果讲得好,我爱看。

    绘本,不太喜欢。但是高木直子可以,不过话说回来,那么些年了,她怎么还是一个人住着啊,怪可怜的。

    穿越,不喜欢。因为写穿越写得好的,真的太少了。而且容易写得荒唐,而且很多作者爱卖弄辞藻,穿越书,我只推荐一本《步步惊心》,其他没了,真没了。

     

    -------------------------------

    在本月我看过的书里,有两本非常喜欢:

    杨葵的《过得去》和汪涵的《有味》

     

    -------------------------------

    求书单的过程,是个有意思的过程

    因为当你发现一个朋友(特别是陌生人),她喜欢的书和你喜欢的书几乎差不多时,心里就会有种很高兴的感觉。

     

     

  • ...[全文]

  • 蜉蝣 - [说话]

    2011年2月2日

     

    我曾设想过无数次和你们相遇的方式。

    但最终都不是。

    我也曾设想过无数次和生活相遇的方式。

    最终有些是,有些不是。

     

    偶尔浮光掠影的大把“得不到”和“已失去”

    还有手中想紧紧握住的那些“正拥有”。

     

    任何一次相逢 偶遇 相识 相知,都是奇妙的事

    似乎总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有人匆匆起笔,雪白纸张上留下墨点

    然后一切留待时光来书写和检验。

     

    谢谢每一个懂和不懂我的人。

    谢谢所有过往。

     

     

     

     

     

    如果我曾说过“愿你快乐”

    那是真心这样希望。

     

  • 枕草 - [说话]

    2011年1月29日

     

     

     

        “桃花这时初开,还有杨柳,都很有意思,自不待言说。又柳芽初生,像是作茧似的,很有趣味。但是后来叶长大了,就觉得讨厌(不单是柳叶),凡是花在散了之后,也都是不好看的。”-------《其三.三月三日》

     

        “怀念过去的事是:枯了的葵叶,雏祭的器具,在书本中见到夹着的,二蓝以及葡萄色的剪下的绸绢碎片,在很有意思的季节寄来的人的信札,下雨觉得无聊的时候,找出了来看,去年用过的蝙蝠扇,月光明亮的晚上,这都是使人记起过去来,很可怀恋的事。”

    -----《第二十八段 怀恋过去的事》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真的很适合边抄边念。如果能用毛笔的蝇头小楷,更好。

         关掉电视,端坐桌前,像个学生仔。

         我想努力克服自己写字时的两个毛病。一个是容易越写越快,越写越潦草匆忙;第二就是字迹慢慢向右上方倾斜。后者是成年以后才行成的问题,而且大都出现在硬笔时。我写毛笔就很规矩,像是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花在散了之后,都不好看。”

         还有一句:“春是破晓时分最好。”

         书里面喜欢的句子,实在太多了,就是可惜手里拥有的这本,印刷和版本都不好。

     

         组装刺绣架子,温水手洗衣物带来的幸福感,浇花,泡茶,慢节奏的音乐和松露巧克力,这是劳动后的周末。

         我想我自身正在产生一种抗体,抵御这个烦躁季。

     

  • 能饮一杯 - [说话]

    2011年1月28日

    我是这样想的---

     

    想去一个不算太远也不出名的安静的山里,最好是冬天,我们开车去。

    把车停在山脚下,沿着弯弯窄窄的羊肠路往上走,就像小时候那样,专注地走,一心只是想玩一玩地走,路别太陡,别太滑,灌木上要有点蓬松的积雪。

    空气清冷,呵出来的气在唇边化成薄薄的雾。

     

    花几个小时才慢慢走到山顶。

    山顶最好有一个小小的茶馆或者寺庙,人非常少,却有露天可以坐坐的地方,有小巧稚朴的炉子用来烤手和脚,不至于太冷。有黄狗或猫蜷在身旁。

     

    我们点壶茶,其实最好是黄酒,再来几个干净的小菜,旁边有一两株黄腊梅,能闻见淡淡的香。望着遥远的群山,山尖全是迷蒙的白雪,天空是亮蓝的,偶尔有寂寞的鸟飞过。

     

    等喝到微醺时,再说一些从未彼此袒露过的话。

     

  • 刺绣所要表达的 - [说话]

    2011年1月17日

    昨天决定了,在可怕的到处咚咚呛鞠躬敬礼的年到来之前,我务必要搞一个大点的绣架。(如下图)

    --务必。

     

     

    小的时候,身边有好几个阿姨都会刺绣,用的也是这样的大绣架。其实我妈也会,但是她经常用圆圆的那种小绣綳,看过去不威风。

    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音乐。

    安静的下午,一群人,大家都很严肃,不讲话,只看见细细的针飞上飞下

    绣花针穿过被绷紧的布,发出的那种声音,你听过吗?

    像一种鼓声,很轻,很撩人。

     

    她们绣得最多的是牡丹,月季和金鱼。花好月圆,才子佳人。

    但这次我则要绣一个乱七八糟无主题,春节无主题。

     

    不加以任何目的的手工,才是最美好最纯洁的手工。不为了出售,不为了赠与,就是为了在漫漫时间长河里打发掉一些。

     

    看了最上面这种照片,就好想隐居山林啊。

    赚足够的钱,然后远离俗世纷争。

     

    地球太危险,何以解忧?唯有归隐。

  •  

     

     

     

     

     

     

    早起一般都会做家务,冬天最好能有太阳。

    有太阳,心情就好,家务在不知觉中成了一件妙事。

    洗衣服,掸灰尘,拖地,浇花,亲吻猫子。

    然后开始工作

    有时不想工作,但次数很少。

    到了黄昏,去菜场买菜,看红色的番茄,绿色的菜,白色的蘑菇。

     

    吃完晚饭,如果不想看书或者电影,就看电视

    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央7,《致富经》,俗世中的风云啊,教人包汤圆,如何嫁接月季,教人养殖苍蝇,教人驾驶农用拖拉机。

    然后就是浙六,民生频道,从《黄金眼》的新闻一直痴痴看,看到《老娘舅》,再看到《相亲才会赢》,接下去的《社区双抠》我不看,看了就犯困,特别是听到啪啪啪的出牌声。

    周六周日是非诚勿扰,不过偶尔会忘。

    那些动不动就说“真不知道你怎么就那么爱看相亲节目”的人,你们不懂的,一个好的相亲节目就是被精简被夸张的小社会,不懂就算了。

     

    另外,我的睡眠很好,一旦关掉灯,经常碰到枕头就光速入睡。

    睡觉时最好身边还能有点声音,比如电视或电台。

    但有规律的声音会让我彻底崩溃,比如钟的滴答,我会挣扎着摸黑掏出钟的心肝肺。

    30岁之后,梦也开始少了。

    常梦见的都只是些很淡很淡的细节,没有什么大爱恨。

     

    ----------------------

    我并不怕长沟流月去无声。

    生而为人,瞻前顾后,这么辛苦,已经是场小小冒险。

    其余一切,都算惊喜。